读书分享:永不褪色的鲜红字迹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书是《重读抗战家书》,这本书收录了吉鸿昌、赵一曼等32位抗战先辈的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这32封家书,写在各式各样的纸上,有正式的信纸,也有随手找到的香烟壳,有的残缺不全,有的字迹潦草。这32封家书,既有热血男儿的沙场绝笔,也有挚爱亲朋的鸿雁传书,还有父母兄长的谆谆嘱托。这32封家书,最短的只有31字,最长的不过百余字,看似寥寥数笔,但铿锵有力地道出了抗战先烈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初心。读这些家书,我常常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今天我想用三句话,带大家走进这本书:
第一句:爱国是最浓烈的青春底色。书中每封家书都标有写作时间和作者简介,我发现家书作者都比较年轻,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个年纪比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小,但他们在家书中关心的都是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生死存亡。17岁的王传馥在给父母的辞别信中写道:“我感到自己太无用,不能救国也不能助家,在现在的中国是不容许这样的”。19岁的金方昌在给兄长的家书中说:“我知道我是为了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