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高质量发展新篇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深刻阐释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原则、路径,提出了“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重要要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学深悟透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奋力书写新时代青海新篇章,以实际行动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要进一步加深对高质量发展深刻内涵的认识。要牢牢把握一个“总要求”。“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在经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应该怎么走下去,是近年我国面临的一大课题。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首先针对的主要是经济领域。实践不断推进,社会不断发展,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那种低水平的、粗放式的发展,在各行各业都难以为继了。在起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过程中,总书记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更不是局限于经济领域”;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他又进一步指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说,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高质量发展”都是一条管总的要求,必须贯彻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消除“两个认识误区”。第一个误区就是:“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事情,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关系不大;欠发达地区还是要先做到“高速增长”,再考虑“高质量”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总书记的讲话,纠正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那么,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做到高质量发展?总书记指出了明确方向——因地制宜、扬长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