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殷切嘱托 争当改革先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关口,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构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四梁八柱,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叮嘱我们,“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上持续发力”,饱含着对安徽改革发展的厚望重托。我们一定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殷切嘱托,争当改革先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一、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勇气与智慧,把握改革规律,引领改革航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成就。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立足新起点,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自觉把安徽改革发展放到全国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推进,坚定改革信心,勇担改革使命,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铭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增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到安徽考察,都对深化改革作出重要指示,从“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到“依靠改革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再到“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充分体现了对改革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着眼安徽发展实际理思路、绘蓝图,又站位现代化全局教方法、鼓干劲,为安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标定航向。要把学的体会、悟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举措、破解难题的方式方法、改革突破的有效路径,坚持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坚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传承敢为天下先的宝贵基因,增强为改革探路先行的责任担当。安徽有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江淮大地上的许多改革探索引领风气之先、走在全国前列。小岗村“大包干”拉开农村改革的大幕,芜湖“傻子瓜子”率先冲破计划经济的藩篱,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催生全国免征农业税的重大变革,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林长制、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等改革推向全国。安徽发展实践一再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唯创新才有未来。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解放思想、打开脑洞,大胆试、大胆闯,落实好党中央改革规定动作,谋划好安徽改革特色动作,运用好基层改革创新动作,敢于做一些领跑的事情,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打造更多具有安徽特色的改革品牌。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增强以改革激活动能的政治自觉。敢啃改革的“硬骨头”,才能激活发展的动力源。过去10年,安徽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秘诀就是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创新路。当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等困难,唯有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奋勇争先,依靠改革破除制约、应对风险、释放红利,才能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构筑更坚实基础、积蓄更充沛动能。要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聚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最大限度释放改革效能,更好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
二、鼓足创先争优劲头,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
新时代新征程,安徽面临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机遇,有条件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有责任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干劲抓改革、促发展,勇立改革潮头,开创新业绩、开辟新未来。
聚焦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上下真功、求实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科技创新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创新是安徽的金字招牌、金色名片。安徽集聚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等“国之重器”,涌现出“人造太阳”、光纤量子密钥分发、量子计算原型机等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在全国创新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竞速赛、耐力赛,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要坚定下好创新先手棋,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以创新“领先一步”带动发展“快人一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有效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作用,加快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汇聚更多“压箱底”的战略科技力量。着力畅通成果转化通道,完善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线。着力筑牢人才基石,优化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激励引导科研工作者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创新创造。着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建设链接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厚植“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
聚焦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上下真功、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经过多年接续奋斗,安徽产业发展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大省、能源原材料基地到新兴工业大省、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跃升。2023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跃居全国前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2.9%,对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