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八项规定一子落地教育清风满盘皆活
广大党员同志们:
今天组织此次党课,主要内容是要准确把握八项规定学习教育的任务目标和工作要求,聚焦主题、简约务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一体推进学查改,此次党课的题目是《八项规定一子落实,教育清风满盘皆活》,重点结合围绕八项规定学习活动,推动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党课共分四个部分:
一、把准政治"定盘星",立起作风建设总纲
1. 把握“八项规定”精髓,融入教育治理体系。
在教育领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不是简单的政策执行,而是要将其精髓融入教育治理体系,转化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治理效能的内生动力。
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需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八项规定要求"改进调查研究",这对教育治理具有重要启示。教育管理部门要深入基层学校,倾听师生心声,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避免满足于表面调研、浮在面上,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调研成果能够转化为政策决策和实践举措。在具体工作中,要建立问题清单制度,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教育治理强调系统思维和统筹协调。八项规定要求"精简会议活动",这对提高教育治理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教育部门要减少不必要的会议,规范会议流程,提高会议质量。要建立会议效果评估机制,确保每次会议都能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行网络视频会议等新型开会方式,降低会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需要坚持制度创新。八项规定要求"厉行勤俭节约",这对教育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教育部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要建立全过程监督机制,确保教育经费规范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勤俭办教育。
2. 构建“三位一体”网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构建清正廉洁、公开透明的校园环境,需要在学校内部构建“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广泛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
一是完善党内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定期开展党内外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八项规定精神;建立领导干部定期述职述廉制度,接受党员和群众的评议和监督。二是强化群众监督渠道 ,通过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鼓励师生积极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定期开展师生满意度调查,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三是引入社会监督力量 ,邀请家长代表、校友代表参与学校重要事务的监督和评议工作,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定期向社会公开学校财务、招生、基建等重要事项,接受社会监督。
这样构建“三位一体”的监督网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通过不断优化监督机制,提升监督实效,能够有效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更加规范、透明、公正,为师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是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举措。
二、架设师德"高压线",重塑教师队伍形象
1. 推行师德建设“四维考评”
在中小学校深入开展八项规定学习,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重塑教师形象,是提升教育质量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推行师德建设的“四维考评”模式,即学生评、同行评、家长评和社会评,能够从多维度、多角度全面评价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师德水平,确保师德建设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实效性。
具体说来:学生评,就是倾听学生的感受与反馈,通过学生评,可以了解教师在日常教育中的实际表现,尤其是是否做到关爱学生、公平公正、耐心细致等;同行评,就是发挥教师群体的监督与互助,促进同行间的交流与学习,同时也能通过集体智慧发现和解决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家长评,就是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了解教师在与家长沟通、家校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对学生教育的满意度;社会评,就是扩大社会监督与认可,通过教育部门、媒体、社区等渠道,收集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评价,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社会榜样。
通过四维考评的实施,能够有效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重塑教师形象,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奠定坚实基础,进而推动中小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2. 打造教师发展“清廉工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良的教师队伍,深入实施教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