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
暨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将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两个会议合并召开,既是出于精简会议、为基层减负的考虑,也是因为这两项工作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都是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一并安排,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刚才,营商环境专项组、法治环境专项组、市纪委监委、市直机关工委作了典型发言,先后介绍了改作风、优环境、促发展的工作经验,讲的都很好,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借鉴,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着眼大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转作风优环境、抓招商上项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过去的一年,是极为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持之以恒改作风优环境,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在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8.1亿元,同比增长3.1%,“十三五”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一是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常态化推进领导干部“走流程”,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走流程”713次、解决问题458个,梳理“五整治”问题165个、已完成整改146个,一批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开设“业务大讲堂”,累计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等各类活动128次、60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了业务测试,开展各类业务培训112次、覆盖4502人次,广大党员干部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靶向聚焦抓整治,全年处理履责不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32人,党纪政务处分10人,通报曝光17人,以严肃问责倒逼干部作风持续好转。二是以优良的作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发展痛点、群众办事难点,持续深化改革攻坚,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768项政务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701项政务事项实现“网上办”,“互联网+监管”系统录入政务服务事项311项,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到91.2%,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基本实现全程电子化。扎实推进对口合作,与珠海横琴新区合作建设“跨省通办”平台,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群众两地办事“折返跑”问题。深入开展“清赖行动”专项整治,累计清理欠款金额20862万元,拖欠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全部清零。三是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助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环境是第一支撑、招商是第一抓手”的意识,灵活运用“线上+线下”“委托+上门”等招商模式,先后组织开展“云招商”7次、上门精准招商14次,与上海中产集团签订了招商外包服务协议,全年新签约项目23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超亿元项目16个;引进省外投资项目15个,含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2个、5亿元以上项目4个,黑河市下达的各项任务全部超额完成。建立健全领导包保、专班推进、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全力服务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全年安排重点项目30个,其中纳入黑河市级“百大项目”17个、含省级“百大项目”3个,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93%,完成投资9.78亿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转作风优环境、抓招商上项目工作与上级要求、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和广大企业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落实“五细”要求不够到位。有的单位研究政策不深不透,对国家政策投资导向把握不精准,导致项目谋划和申报不科学不合理,纳入上级盘子的项目较少;有的单位掌握情况不清,上报数据随意性较大;有的单位分析问题不透,强调客观因素多,不善于从自身找差距;有的单位制定方案跑粗,配套措施不细,甚至照抄照搬上级文件,上下一般粗。二是“放管服”改革工作有待深化。部分单位对许可事项下放权责工作推进力度不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不足,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一网通办”事项比率较低,除市监、税务等部门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外,多数事项无法开展“一网通办”。三是招商引资项目整体质量不高。仍然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传统项目多、小项目多、续建项目多、签约项目多,新兴产业项目少、大项目少、新建项目少、落地项目少,尤其缺乏产业补链、产业配套以及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项目支撑,对拉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强。四是项目落地建设缓慢。2020年我市新签约招商项目23个,其中当年落地的项目不足10个,这里面固然有疫情影响和企业自身原因等客观因素,但与有关责任单位跟踪不及时、服务不主动有直接关系,个别部门在重点项目的推进上,存在本位主义思想,没有为项目洽谈、落地、建设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
改作风优环境、抓招商上项目事关xx振兴发展全局。有两句话,大家务必谨记:第一句,一个地区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第二句,今天的招商就是明天的项目,就是后天的财政收入和长久的民生福祉。实践证明,哪里环境优、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投资成本低,企业就会到哪里发展,项目就会在哪里落地,资金就会往哪里聚集,哪里就会发展得更好。针对上述突出问题,全市上下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拿出坚决的态度和过硬的措施,大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力度,促进项目落地,全力打造服务高地、投资洼地、兴业福地。
二、聚焦提升六种能力,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坚决打好改作风优环境这场硬仗
能力本领是干好工作的基础,改作风优环境必须把提升能力、增强本领摆在突出位置。我们要以开展“能力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加快补齐能力短板,以能力的大提升,促进作风的大转变、环境的大优化,全力保障“十四五”良好开局、强势开局。
一要突出真抓实干,不断提升抓落实能力。一切问题,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解决;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当中才能抓住。因此,我们要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大力开展干部作风“五整治”,深入查摆并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上下同步、条块配合,形成整体合力,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作用,层层当好“施工队长”,深入基层一线推进工作,带头履职作为、带头苦干实干、带头破解难题,把党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以担当带动担当、以实干促进实干。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细”要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追求极致标准和弘扬工匠精神融入到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不断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工作作风,讲求工作时效,做到事不过夜,努力使少讲空话、真抓实干成为自觉、成为习惯。
二要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解放思想是改革创新的先导。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机遇,主动对标对表哈尔滨新区、自贸试验区等“标杆先进”,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一业证”等改革,积极探索、精准发力,努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要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改革创新提效工程,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破解改作风优环境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改革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不断增强振兴发展动力活力。要对标“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大刀阔斧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24小时不打烊”在线政务服务,开展“一网通办”,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进“首席服务员”“承诺即开工”等改革举措,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改革,在促进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创新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