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提纲:
一、传承弘扬坚定守护文化根脉
二、守正创新赓续文脉谱写华章
 三、自信自强激扬磅礴精神伟力
 四、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

党课讲稿: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跟大家共同探讨“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一课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守正创新,自信自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一、传承弘扬坚定守护文化根脉

     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中华一词,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在近代中国,晚清时期、民国初年逐渐形成的。其是对中国境内多民族统一体的现代称谓,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面临外来侵略和民族危机时的自我认同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具体来说,“中华民族”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由梁启超提出,他在1897年的《东籍月旦》一文中使用了这一概念。

     在辛亥革命后,这个概念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孙中山先生在其三民主义理论中也提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强调了民族主义的重要性。

     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推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落地生根,使中华民族彻底形成,实现了各民族的统一和平等。建立新中国后,“中华民族”成为官方用语,强调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因此,“中华民族”这个概念虽然是梁启超最先提出,但使它从理想变成现实的,却是中国共产党。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在这血与火的考验中形成了新的民族——中华民族。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共同谛造了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也没有中华民族。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组织中国人民,从一盘散沙,到今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因此,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坚定守护文化根脉。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比如,儒家文化强调仁爱、忠诚、礼仪等传统美德,

下载后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海量优质原创文档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跳跳龙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公文写作,分享经典材料

确认删除?